养猪 网消息:中国的 生猪 养殖户依靠从北美和南美进口的 大豆 及其他原料来给日益富裕的中国人提供 猪肉 。鉴于美国农业产区遭遇到数十年来最为严重的旱灾,包括中国在内的粮食进口国目前都在密切跟踪美国的农作物受灾情况报告。似乎可以肯定,这些粮食进口国为进口原料所支付的价格将会显著上涨,不过2007年至2008年期间波及世界各地的那一轮食品价格急剧上涨似乎不太可能重现。
这是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格劳伯(Joseph Glauber)周五在北京结束为期一周的中国之行时向记者发表的观点。他告诫说,美国目前仍然每天根据受旱灾影响的各州上报的情况更新相关的估计数据,而且本月的降雨情况可能被证明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 大豆 而言,不过他对 玉米 产量持悲观态度。他说:“大豆有补救的可能。”但他补充说, 玉米 “将很难有起色。”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市场,而且也是巴西和阿根廷农作物(玉米出口国的分布更为分散)的最大市场。格劳伯表示,南美农民今年 春季 也因干旱而遭受减产,目前该地区的大豆还在收割过程中,估计产量只有1.06亿吨。
相比之下,美国农业部最初的预计是1.33亿吨。他说:“全球供应已经趋紧。 (美国干旱)加剧了这种供应紧张的局面。”这对于身处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 猪肉 市场的养殖户而言无疑是个坏消息。但对那些认为在2009年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促使物价飙升之后已成功抑制通胀的中国政策制定者而言,也是个令人左右为难的问题。去年中国消费者持续不断地抱怨猪肉价格上涨过高。现在,猪肉价格已回落到低价,但 生猪 养殖户投入成本的攀升最终将会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而这将推高通胀。
格劳伯表示,对于美国农民及牲畜养猪户来说,这场干旱确实是一场灾难,但不太可能像四年前那样危及世界上的平困人口。即使由于原料价格上涨,能买得起猪肉的中国人有所减少,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将会挨饿。与2007年至2008年那时不同,国际贸易中其他农作物的供应并没有受到影响,大米和小麦的库存充足。中国自己也种植有大量的玉米作物,虽然对于中国南部沿海城市来说,从海外进口玉米要比购买国内玉米便宜些。能源价格或运价格目前也没有飞涨——而在2008年这曾是一个主要的难题,因为需要把农作物需要运送到世界市场。不过,在美国经济需要从各方面获得增长动力的当下,这对出口无疑是一大打击。